“年邁老將” 打造戰疫“鐵軍”
3月21日13:00,在武漢天河機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見到張韜,這位近58歲的領隊,也是全隊年齡最大的隊員,雙眼仍留有嚴重的黑眼圈。在堅守黃岡期間,張韜始終在高度失眠中度過,幾度心臟病發作,靠含著速效救心丸堅持,本屬易感人群的他,一直帶著團隊沖鋒陷陣。
張韜還記得接到出發指令時,他正在開會,“接到國家衛健委電話通知,山東要派醫療隊去湖北執行救治任務,(山東省衛健)委黨組決定你擔任領隊,帶隊過去,晚上出發。”作為山東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張韜臨危受命,“當時只知道去武漢,但具體去哪里并不清楚。”一切都充滿了未知。
疫情就是命令,張韜立即通過醫政處通知所有隊員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濟南遙墻機場集結。隊員名單顯示,他們來自山東省直11家和遍布16個地市的38家三級醫院,包括重癥醫學、呼吸、中醫、院感和護理等多個專業,共135名醫護人員,加上省衛健委3人,省級媒體5人,共計143人。
登機前,張韜記得,從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手中接過山東醫療隊隊旗的那一刻,聆聽著殷殷囑托,切實感受到任務的艱巨和自己肩上責任重大。
上飛機后,張韜和帶隊骨干一起,找空姐借了一支筆,用飛機上的紙質垃圾袋,寫上注意事項,再請空姐用廣播在機艙內反復播報。臨下飛機前,張韜再度給隊員們鼓勁打氣,強調紀律,“我答應過山東人民,得把他們安安全全的帶回去”。張韜心里一直反復默念這句話,并踐行這個承諾:完成救治任務的同時,保護好所有同行人員。
張韜的母親87歲、父親91歲,春節前和在黃岡“抗疫”期間,兩位老人先后在山東老家骨折,其中,父親雖手術成功,但一直臥床。至今,張韜都瞞著老人說自己在山東省內督導工作,他也沒有告訴同事們父母的情況,獨力承受,默默堅守到最后。
走進機場,揮手再見,張韜說,“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就算只是一粒歷史的塵埃,也要把自己變成一粒沙子、一粒石子,糅進混凝土里,變成梁和柱,承擔壓力和責任。”隔離期結束后,他最想先去看看父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400-779-0282,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sjfzxm@vip.188.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