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十字路口的選擇
今年2月,OYO公布2019財年業績,該公司全球總營收9.51億美元,中國區市場收入3.07億美元,占比不到1/3。凈利潤虧損擴大了6倍,從上一年度的5200萬美元擴大到了3.35億美元,而中國區市場虧損1.97億美元,占比超過了58%。
如今在疫情影響之下,巨虧的中國區市場考驗著OYO金主們的資金實力。
OYO中國員工唐學銘坦言OYO很可能扛不過去,畢竟大股東軟銀現在窟窿滿身,財務狀況不甚樂觀。陳乃良則噓唏中國區的虧損主要是內部“造”出來的,除了上文提及的多個問題外,內部組織管理架構的隱憂也是OYO中國區發展的大問題。
已離職的高管陳乃良告訴記者,盡管中國區有一堆高管,其中兩人還是中國區的聯合創始人,但OYO在中國區并不設立CEO角色,話事權仍在印度人手里,李泰熙也根本不信任中國團隊,所有重要戰略決策都是印度方面制定,中國管理團隊來執行而已。因此一堆中國高管各管一攤,互相內斗,每次模式升級就是一次洗牌。“如果中國區沒法自主決定戰略方向,OYO在中國始終無法發展起來。”陳乃良道。
這樣一種內在“基因”勢必向外投射到加盟商身上。
在陳乃良看來,資本驅動下的OYO發展過程充滿狼性,單體小酒店業主勢單力薄如羔羊。在住宿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的情況下,單體小酒店的命運只會更飄零,即便被大資本方欺負得再狠,模式越來越殘酷,小酒店也沒有反抗的本錢。
2020年1月,OYO又推出了3.0模式的“共贏寶”,與2.0模式相比,共贏寶連保底費用也沒有了,但可縮短結款周期,按周打款,更公開透明,抽傭比例也大幅提高。OYO希望今年3月1日之前將現有酒店客戶都轉為3.0模式。
目前尚不知有多少合作伙伴愿意繼續跟進OYO的模式升級,截至記者發稿前,OYO方面尚未答復記者提出的多個問題。
楊宏浩認為輕連鎖模式是加速市場集中的新主力軍。它們的主戰場是下沉市場中的存量市場,這是一個巨量市場,這些酒店和住宿設施硬件基礎較為薄弱,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還不高,業主們對加盟輕連鎖品牌期望值也很高,輕連鎖品牌通過技術賦能、管理賦能、人力資源賦能等一些列工具進行賦能,管控得當是可以提高其發展質量的。楊宏浩婉轉地警示,如果部分企業一味的重視“攻城”,而不注重“守土”,不能給加盟酒店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不能讓業主真正有“獲得感”,甚至產生“被收割感”,會發現占領的市場是守不住的,搞不好會讓業界對整個輕連鎖模式的邏輯和發展前景產生疑惑。
楊宏浩表示,OYO希望用技術手段幫助單體酒店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比如一個人可以管理數家酒店的前景值得期待,但這只是“理想模式”,實操中遠未達成。“我認可這種模式。”楊宏浩表示通過技術手段整合大量單體小酒店,提高他們的效率,降低運營管理的成本是一種比較好的模式,只不過并沒有運用好。他提醒說,下一階段OYO等企業須注重練好內功,穩扎穩打,給加盟業主提供所宣稱和承諾的價值,一起共同成長。
陳乃良向記者透露,去年國慶節期間,OYO酒店一度被攜程網下線,因為用戶體驗太差,投訴很高。很多酒店業主也生氣被OYO罰款后得不到軟硬件的支持,來提升服務水平。后來OYO緊急向攜程公關,才恢復上線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五月OYO才剛剛支付巨額渠道費6億元,以保持旗下加盟酒店能在美團和攜程上曝光。在此之前,OYO酒店曾被兩家OTA聯手封殺。陳乃良不看好OYO與這幾大渠道商的合作未來,認為將來再度被封殺的可能性極高。
陳乃良向記者分析道,一方面OYO的未來發展越發平臺化,實際上會對同為平臺公司的攜程和美團帶來一定的威脅,因此兩家公司都有意愿扼殺競爭對手于弱小期。尤其在美團與攜程各自投資發展類似的輕加盟模式的企業后,這種打壓競爭對手的意愿更強。另一方面,OYO在中國的酒店只強調低價,客戶服務做得不好,投訴率很高,OYO的客服電話接通率不到70%,就算客服記錄下了投訴,大多也未必能得以解決,因此大量投訴從微信、支付寶等向渠道商反饋,美團與攜程便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封殺OYO,或者以此為借口大幅提高今年的渠道費,這無疑會加劇OYO的財政危機。
對于OYO的未來,楊宏浩擔心,OYO倘若倒下,會給行業帶來連鎖反應,畢竟OYO是輕連鎖模式的龍頭企業,其成敗有示范效應,影響資本市場對輕連鎖模式的信心,他擔心未來這一模式的酒店融資會更難。
(應采訪對象要求,唐學銘、陳乃良為化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400-779-0282,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sjfzxm@vip.188.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